【上海教育】“小数据”里看教育 | 毛泽东接见女医生、致信大法官,28部大师剧演活大先生

作者:季昕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2-11-28浏览次数:343

从毛泽东接见的女医生王桂珍,到毛泽东致信的大法官雷经天,这两部校园大师剧日前在沪接连上演。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上海交大推出《钱学森》初步形成大师剧创排模式,十年来上戏联合各大高校先后推出《陈望道》《钱伟长》《贺绿汀》《孟宪承》等28部演活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精品大剧,同时各校还自主创演50余部校本大师剧,辟出“学大先生,演大师剧,建大课堂”的新路。



图片

图片





大师原来就在身边


“接到剧本创作任务时,内心既兴奋又忐忑。”《飞扬的蒲公英》编剧孟云说,王桂珍医生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得到毛主席表扬和接见,参加过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并作了15分钟演讲,受尼克松之邀赴宴,还是谢晋导演电影《春苗》的原型……有意思的是,她的肖像还被用在1970年代发行的上海市粮票上……“数次交流之后发现,她更是一位可亲可爱、十分‘接地气’的奶奶。”


图片


她们这样乡医就像一棵棵蒲公英,迎风而起,随风飘下,落地生根。为得到一手素材,孟云遍访上海郊区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直到有一次和王医生在大沟村散步,来到了村里新修的卫生室。“惊喜发现,守在这里的乡村医生,正是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届的毕业生。”孟云说,她小小的个子,挺着七个多月大的肚子,在略显狭小却干净整洁的卫生室为村民看病。“新老两代医生的交流,仿佛跨越时代的对话。”





“1+N+X”出精品



目前,上海“1+N+X”协作连出精品,“1”即发挥上戏专业性、引领性,为各高校创作“N”部精品大师剧提供专业支撑,推动各高校自主开发“X”部校本大师剧。仅上戏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军教授主持组织创作的大师剧剧本就有18部;而相关高校经过协同培育,实现剧目自我更新、演职人员自我更替。


图片





时时处处创新演


在400人报告厅,《飞扬的蒲公英》首演谢幕,剧中原型、现年78岁的王桂珍老人再次上台与师生相见。面对上健医青年,她用“浦东话”道出嘱托:“无论是以前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还是现在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手上!”


图片


打通讲台与舞台、教室与场馆、校内与校外,把大师剧变为艺术的思政课、行走的大课堂,成为三全育人新形态。事实上,大师剧的策划、创作、排演、观摩、研讨、评价、反馈等,时时都是教学;校史馆、档案馆、排练厅、剧场、报告厅、采风地、巡演地等,处处皆为课堂。目前,大师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纳入许多高校教学体系,并贯穿新生入学、校庆仪式、新教师入职教育等重要节点,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


图片


此外,上海创新探索“互联网+大师剧”传播方式,“大师精神巡礼”系列短片线上点击量已超1000万,“上海大师剧”相关词条搜索超过2500万条。大师剧不仅是高校思政成果,也向中小学复制推广,并成为城市公共文教产品,从墙内花香到墙外芬芳。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dGcVwWPh2jMkcSSlcq-XfA

责任编辑:王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