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蓄势,智绘未来——AHFE平台共探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领域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

作者: 来源: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2浏览次数:23

冬藏万物,智启新篇。2025年11月7日(立冬)午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新建楼内思想火花迸发,智慧暖流涌动——以“AHFE(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协同治理平台英文缩写)平台视角下的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此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AHFE平台的万广圣教授、郑国华教授、邵晓军教授、张世翔教授、曹月柱教授等校内核心成员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健康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助理蒋锋教授等校外成员。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校在“十五五”规划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领域的产教研融合与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关键议题。本次会议由郑国华教授主持。

首先,平台核心负责人董恩宏教授和王婷婷教授共同回顾了AHFE人人主动健康科普与协同治理平台的创立初衷与发展历程,并结合上海健康医学院“十五五”规划中“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对平台下一阶段的建设路径作出展望。董恩宏教授指出,平台自成立以来所聚焦的老年慢病管理、卫生管理与健康治理、医疗保险三大研究方向,与学校“十五五”规划中确立的“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数智健康与健康干预”“健康与医疗保障”“健康城市安全治理”四大方向高度契合。他强调,应以此次规划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平台现有研究方向,主动融入“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整体框架,实现协同发展。未来,随着学校“十五五”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入推进,平台也将在学科融合、产教协同、社会服务等方面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专题研讨环节,核心顾问郑国华教授指出,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健康管理“监测-评估-干预-评价”四个链条的完整性,而不应该仅仅是体检的简单环节,还要注重体检解读、健康功能评估、健康干预和综合评估的其他环节的发展。同时强调发展健康管理学科要避免“重医轻保”的现象,推动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临床医疗的深度融合,这正是未来“十五五”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医管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邵晓军教授则提出,应发展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构建整合式健康服务体系,并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公民健康意识,为长期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支撑。

核心成员刘巧红教授聚焦人工智能与健康科普的融合,建议开发智能科普系统,推动实用型数智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朱清亮研究员进一步提出,可利用数字人技术赋能网络科普,提升健康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与覆盖面。曹月柱教授与赵翀副教授分享了“数智健康校园”与“数智健康文化传播”计划,强调应以高校为试点,推动健康文化从校园向社会的辐射,突出应用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会议最后,平台总负责人万广圣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平台发展两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教学、科研和科普社会服务成果,并强调团队成员应立足学校实际,坚持学校“全健康、应用型、国际化”新的办学定位,聚焦平台研究方向,深耕数智健康与健康干预、健康与医疗保障和健康城市安全治理等学科方向,推动平台在产教研融合和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实,促进主动健康与健康促进领域的深度发展。他同时提出,平台将以“科技驱动、科普引领、协同治理”为发展主线,紧密对接学校“十五五”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兼具医学素养、数字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与健康治理思维的“医管服”复合型人才,为上海卓越健康城市建设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研讨会成功为AHFE平台擘画了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并为推进AHFE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与会专家凝聚共识,坚信通过深化数智赋能与协同治理,将为构建“人人主动、人人参与”的健康社会治理新生态注入持续活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