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郭永瑾参加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2-06-29浏览次数:556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任务,于627日胜利闭幕。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郭永瑾参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为党代表,郭永瑾以饱满热情参加会议,在团组审议中积极发言。



这次党代会是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也是在上海经受了大上海保卫战的考验与洗礼后的一次重要会议。李强书记所作的党代会报告阐述了过去5年上海取得的历史性发展成就,描绘了上海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以及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立意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起。特别对世界影响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都有详细阐述。作为来自高校的党代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主动融入上海的发展目标,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郭永瑾在谈及听取大会报告时的感受激动地说到。



特别关注到党代会报告多处提到教育、卫生、健康、人才。报告特别提到,要深化健康上海建设,实现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上海健康医学院作为全国首个以‘健康’命名的医学院,从成立之初,学校就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高水平医疗卫生应用型人才需求,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确立了‘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办学定位,凝练出‘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办学特色,实现了以医学及医学相关类专业本科教育为主体,医、工、管综合发展的专业布局调整。就在去年11月,学校成功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即:至2025年,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院基本格局。学校一直以为本市培养紧缺急需的全科医生、急救医生、乡村医生、护理、检验、康复等高质量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和应用技术型卫生人才为己任,极大缓解了上海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的矛盾,填补了上海高水平应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的断层,助力了上海建设结构优化的多层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郭永瑾小组发言时如是说。



学校以构建高水平本科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应用型特色的教学改革,深化专业布局,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等20个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新兴专业脱颖而出,其中多个专业填补全国空白和上海空白。郭永瑾指出:“这些年,学校一直牢记市委市政府组建虎扑nba的嘱托和重任,持续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我们的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稳定性强,就业率持续位居全市高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李强书记在报告中讲到三年多抗疫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大上海保卫战,历史会记住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所有人。听到这句话,曾经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前方工作组组长的郭永瑾更是深有感触,“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三年多抗击疫情的斗争,越发凸显了基层卫生人才的重要性,目前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些年我们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全科医生、急救医生、康复、护理专业毕业生等,他们都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交出‘健康人’的高分答卷,是经得起检验的。”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出深刻回答。作为高校党委书记,郭永瑾表示,“我来会场之前,将学校党代会报告也带在身边,对照这次大会报告提出的目标,我们原先确立的应用型办学方向非常正确,这也让我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培养大量紧缺、创新型、高素质青年医学人才。未来五年,学校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以‘医学+X’为主线,主动对接社会对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瞄准社区医疗、慢病管理与照护、健康管理、康复治疗、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建设健康新工科、智慧新医科等新兴学科专业,培养新兴专业紧缺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为深化健康上海建设,早日实现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做出积极努力。”

面对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上健医人”将积极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继续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布局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错位发展优势,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院,全力推动市党代会精神在上海健康医学院落地生根,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