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二级学院、学部树牢“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理念,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市属高校综合改革新任务,将“重服务、强贡献”使命责任内化为行动自觉,学校近期连续召开7场“校长面对面”座谈会,校长吴韬带领校党委副书记于莹,副校长汤磊、吴晓晖等校领导,党校办、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 研管办、学位办、人事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处、图文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二级学院、学部领导班子和教师一起座谈新理念、新思维、新规划、新行动。

参会干部教师一致认为,学校过去10年以促发展、谋突破为抓手,全体上健医人共同努力取得显著办学成效。高质量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首家直属附属三甲医院成功创建,高校分类评价效益评价在17所应用技术型高校中进步最快,排名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吴韬在座谈中强调,全体干部教师要树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使命,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意识,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革中主动把握先机,在挑战中奋力开拓新局。一是要坚守初心,将个人奋斗和成长融入强国、强市和强校的事业中。树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之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善抓“好问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赤诚“育新人”,在勇往直前的攀登和无私奉献的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挺膺担当,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健康优先发展国家战略,主动将人工智能教学范式和科研范式改革融入综改全过程,立足岗位赋能学科专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三是要砥砺奋进,在平凡的坚守实干中扎实推进综改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坚守学校办学定位,上下联动,团结奋进,协调好集体与个人、当前与长远利益,以融入血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促进学校综合改革圆满顺利完成。
吴韬要求各职能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不断优化资源要素统筹配置效能,积极推动二级学院、学部聚焦学校重点发展领域方向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发展,不断提升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一流医学院校建设水平,使学校成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不可替代的一份子。
于莹以“两个剧变”“两个感受”“两个思考”概括本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与挑战,指出诊断、治疗、康复等新兴技术深刻重塑医学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要从单纯学科逻辑转向服务科技产业和社会发展逻辑,学校面临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的外部循环与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循环加速融合的发展环境。各二级学院、学部要跳出自身看综改,从时间、空间、横向、纵向多维度审视发展的深层次逻辑,持续在改革驱动发展中做特做强。汤磊肯定了学校教师在推动高等教育综改中的积极贡献,表示学校将加大培育符合国家战略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供给力度和适配精度,实施更加精准的引才、更有温度的育才,健全人才发展支持体系,完善产教研急需人才服务保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基础。吴晓晖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加速突破,二级学院、学部要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响应建设全球领先健康城市需要,立足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与大健康产业需求,不懈推进应用型研究,强化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水平支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
座谈会上,发展规划处向二级学院和学部深入介绍了本轮综合改革的背景意义、学校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整体框架。二级学院和学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引领,围绕本轮综改涉及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科研组织与创新服务、引才机制与人事制度、内部治理与资源配置等改革工作,与职能部门深入交流。各场座谈会气氛热烈,参会教师畅所欲言,结合学校、学院、专业、自身发展积极深入思考改革,踊跃贡献改革智慧,为持续推动各项综合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